close

*佛洛伊德-精神分析學派-

 一人性觀

1 [決定論]:人格受過去經驗, 潛意識所影響

2 人格不適應狀態: [超我]抑制[本我] ,使不被接受的[意識]內容[潛意識化]

3發展階段的固著, 對人格發展有不利影響。

  (1)口腔期0-1 歲,貪或不信任  

  (2)肛門期1-3歲,潔癖或邋褟

  (3)性器期3-5歲,戀父、母情結, 性別認同混亂。

  (4)潛伏期5-12歲。

  (5)兩性期:

3諮商目的:

  (1) 使[潛意識] 內容 [意識化] ,強調[自我]的力量,以協調本我與超我;使現實原則在享樂與道德原則間取得平衡。

  (2)發展適應性的防衛機制: 昇華、認同、適度補償作用(解釋名詞)

 4.主要技巧: (1)自由聯想:讓意識的內容自然地浮現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)夢的解析

(3)投射測驗

(4)遊戲、藝術治療引導與內容分析

Alfred Adler  阿德勒學派
 (
) 人性觀

        1 -行為受意識所掌控,有其目的性,重視社會興趣,邁向成功。

        2自卑情結, 因補償心理而有追求超越的動機.

        3家庭星座出生序的影響, 互動特性家人的期待而影響性格。

()不適應的原因

       不良的成長環境=>  虛假的目標、不適應的行為     =>需求滿足

        (1)出生即有缺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得到別人的注意或認可, 

        (2)過度溺愛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爭權奪力3.尋求報復

        (3)被忽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4.表現無能

。虛假的目標(對個人、環境的主觀看法)

(1).過度類化,挫折經驗的悲觀預期 

(2).討好他人, 以尋求不可能的安全感

(3).錯誤詮釋生活及要求,如工作至上

(4).貶低自己的價值

(5).錯誤的價值觀:如不擇手段以達目的

3健康的生活方式:處理好三種任務:

(1)有社會興趣,並能促成社會進步 (2)工作:能發揮潛能(3) :能建立親密關係()人格四個類型:   因社會興趣與活動量高低分為:

  1.控制型- 社會興趣低而活動量高, 內外控制, 不擇手段以達目的

2.取悅型-社會興趣高而活動量低, 討好而依賴

3.舒適型-社會興趣及活動量均低, 自卑無力而疏離

  4.卓越型-社會興趣及活動量均高, 自信而追求表現

 ()諮商師的角色目標分別是:

   1.發展並維繫諮商雙方平等的關係

   2.分析.診斷當事人的生活方式使其頓悟, 引導並教育以達成改變   

3諮商技術.

(1)面質,挑戰不一致不合理之處

(2)問問題:假設成功的境遇提供不同的觀點

(3)鼓勵:努力的過程

(4)假如是真:表現想要的行為

(5)潑冷水: 直接挑明行為後果是弊多於利

(6)自我警覺: 提醒自毀或自貶的想法或錯誤行為

(7)家庭星座: 診斷家庭環境及影響

(8)早期記憶: 探討兒時事件對虛假目標的由來

(9)合乎自然邏輯的結果

 

*羅吉斯的當事人中心

1.自我實現動機 :是人類最普遍的行為驅力

2有條件的接納è 理想我-真實我的差距 => 表現真實自我或迎合他人的兩難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差距愈大,愈不適應

3諮商關係與技術:

(1)稱諮商雙方為    [-(I-Thou)]  的平等關係。

(2)以同理、積極關注、真誠一致, 正向積極的關注(無條件的接納),誘發[自我實現](無條件自我接納) .

*行為學派

1古典制約:兩種不相關刺激因相繼出現後, 形成一種新行為的誘發關係。

2 操作制約:利用正負增強務的給予或撤銷,以誘導好的行為或抑止不良行為。

3.社會學習:透過觀察他人行為的結果而學習是否表現該行為。

 

*認知行為

A.Ellis.理性治療

1.基本觀念及治療步驟:   ABCDE步驟界定及應用實例。

2常見十種非理性想法:

3 [焦點詢問法] 找出非理性想法 

Beck 認知行為治療-

1個人的基模(對人事經驗的認知規則)、不良功能之想法、自動化思考的錯謬,引發情緒困擾及適應的困難,治療的目的在調整之。

2常見自動化思考的錯謬:

(1)選擇性簡化(2)断章取義(3)過度類化(4)對自己或事件誇大或低估

(5)個人化  (6)兩極化。

Meichenbaum認知行為的改變(C- B-M)

1 內在對話]影響情緒。2治療步驟:教育-演練-應用   :壓力免疫訓練。

 

====

 

 

Cr5諮商技巧   

   *  場面構成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初始階段】

 催化技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關係建立 探索問題階段】

1專注-- 坐姿    肢體語言   全神貫注

2反映  (簡述語意)

3引導            層次一

沉默

口語輕微鼓勵 ex: 嗯哼、是這樣喔

反映(簡述語意)

層次二

  澄清: 簡述並確定內容是否忠實,ex:你的意思是說….(摘要)

肯定: 點出正向的動機 ex: 看起來你這次真是下定決心了

一般性引導: 開展話題.[6w](whatwhohowwherewhen)

ex要不要談談

層次三

解釋  ex這麼努力為了獲得他的肯定,對嗎?

忠告   ex:當對方很激動時, 不妨你先停住,等冷靜後再說

再保證(再肯定問題將被解決) ex我看過許多成功的例子你一定做的到

提供資訊 ex: 我所瞭解的研究所考試是…..

4初層次同理心反映對當事人的經驗與情緒狀態的瞭解:簡述->情緒分辨 ex: 課業繁重,讓你喘不過氣來

*挑戰技巧更深入問題提供新的觀點或瞭解      [探索問題、工作階段]

自我表露適當的分享類似經驗ex以前我也很怕上台講話,後來是….克服的

立即性  --指出兩人互動關係的特性或此時此刻的互動特性 ex你很沈默,是不是不同意剛剛我說的話

高層次同理心指出當事人未覺察或未表達的意義 ex 表面上你在跟父親唱反調, 實際上你內心是渴望他能完全理解與接受你的想法

面質指出當事人語言與非語言訊息間的不一致。ex你說要努力,但是一直沒有付諸行動

個人化  將讓當事人了解自己感受、想法、想要怎麼做, 並訂出目標

          「你感覺…..,因為你無法……..,而你希望能夠……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ex你感覺困擾,因為你無法做決定,而你希望能夠瞭解自己的價值觀

行動技巧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[工作階段]

    契約: 雙方共訂行為目標與行動的方法,或.是否達成的獎懲

行為預演: 運用想像式、或角色扮演、事先演練行動的方法

問題解決: 問題具體化à  阻力助力分析決定問題序à目標具體化實施步驟à  成果評估

[終結階段]   

 

 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weiwei 的頭像
weiwei

我快樂,故我在。

wei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